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气儿-《重返1977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大酒缸里的人气儿和热闹劲也一点没减少。
    甚至公平的说,要论欢乐程度,还远超过洪衍武那儿呢。
    嘿,还甭不信,千真万确。
    先不说别的,光凭洪禄承那算盘打得跟神仙似的,就是引人瞩目的奇景。
    敢情老爷子有分心二用的本事,向来是双手会账。
    要是两桌同时结账,他能“劈了啪啦”同时算出来。
    李福呢,他也有“一口清”的本事。
    要是他来算账,更省事,都不用伙计跑。
    当着食主的面,不用算盘,不用笔,先唱酒水,再唱凉碟,主食最后。
    逐一报出价钱后,算出总数,还要将顾客的给钱数和找回的钱数一并唱出。
    最关键是好听,跟唱歌似的,真应了那句“说得好不如唱得好了”。
    这可就让酒客们有了眼福和耳福了,信任和乐趣都是油然而生。
    但最有意思的,还是洪禄承和李福都爱开玩笑。
    像如有年岁大的客人进门,直接冲柜上要东西。
    “掌柜的,二两毛三,一碗面”。
    洪禄承就爱用别样强调跟后厨招呼。
    “来一碗牛头马啊”。
    然后把酒打好给伙计,让端上去,还会跟客人再说一句。
    “您的六七八”来了。
    这两句话呀,叫做“借词点尾”。
    第一句隐去了“面”,第二句隐去了“九”。
    那么客人如果是懂行的,听了自会会心一笑。
    有的时候,甚至还会有客人会逗上一句。
    “老板,咱可是有钱不买拖泥带啊”。
    洪禄承便会马上作答。
    “咱买卖实在,您放心。金木火土咱不掺和。”
    这一下就更会引发更多的现场笑声。
    而李福呢,他习惯的办法是在客人结账时,五毛钱以下都说“钱”,五毛钱往上便报“款”。
    这样同样唱账,却用不同的字,次数一多,便会被旁人发现他藏着的“段子”了。
    像有的人因为好奇,就要问上一句。
    “哎,您这有意思啊,钱少了您说‘交钱’,钱多了您就说‘付款’,您这儿还区别对待啊?”
    李福听了就乐。
    “您这耳朵是好啊,不过您别误会,关键是怕您几位听着枯燥。其实交钱,付款还不是一回事啊?要紧的是一视同仁啊,让您喝着高兴,聊着满意就成。是不是您哪!”
    这叫什么?这就叫“没事逗闷子”呢。
    总之,在诚心和热情之余。
    洪禄承和李福会恰如其分的以拉家常,开玩笑等方式对顾客进行感情公关。
    这才是大酒缸难以为旁人企及的地方。
    这种“笑料”尽管是有人为制造的因素,但却真是让酒客们舒服。
    成功营造出了酒馆应该有的亲和、热闹的气氛。
    。文学馆m.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