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86章 迎接-《三国小侯爷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“如果要撤换所有官员,楚国方面,恐怕一时间无法抽调这么多人。”
    “而且全部更换,也容易造成动荡。”
    “所以老夫的建议是,原吴国郡守一级的官员,在吴国各郡范围内交换。”
    “如此,他们的反应不会太大。”
    “至于县一级的官员,这是根本。为确保各县都在大王的掌控中。老夫建议,从楚国抽调各县能力出众的县令,全部和吴国县令交换。”
    “吴国的县令,去楚国做县令。”
    “楚国的县令,到吴国各县做县令。”
    “如此,各郡的太守虽然还在吴国,但实际上,对县一级的掌控会削弱很多,而大王能直接掌控各县。”
    “时间一长,各县心向大王。而进入楚国各县任职的吴国县令,很快也会被同化。”
    “至于小调整的太守们,小范围调整后,再缓缓调整即可。”
    张昭侃侃而谈,说了一个大体方针。
    刘修听完后,眼睛明亮。
    张昭的建议很不错,如此安排,刘修就能在短时间掌控吴国各县。只要平稳过度,吴国的各郡很快就全部心向刘修。
    刘修夸赞道:“张公不愧是孙氏的老臣,能力出众。张公的计策,本王采纳了。”
    张昭道:“大王圣明。”
    刘修心中思考着,道:“张公才能出众,便调入楚国中枢任职,担任楚王府长史吧。张公可愿屈就?”
    张昭拱手道:“老臣愿意!”
    楚王府长史,是接近刘修核心的官职。
    虽说,这暂时不是楚国的核心中枢,但这是楚王府的核心。
    只要他在楚王府立足后,进一步成为楚国中枢的大臣,那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。
    陆绩、顾雍、朱治等人闻言,都是欣羡无比。
    张昭可谓是一步登天了。
    不过想一想,也不奇怪,张昭辅佐孙氏两代主君,在江东立下汗马功劳。
    归顺刘修得到重用,也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    刘修说道:“张公,吴国官员调整的事情,就由你亲自负责。需要调整的地方,直接找蒯良、伊籍即可,他们会协助你的。”
    “喏!”
    张昭拱手应下。
    刘修的目光,落在了陆绩、顾雍和朱治身上。
    张昭有所赏赐,陆绩、顾雍和朱治自然是不能漏掉的。
    第(3/3)页